服裝創作與設計的現況觀察
我必須得說,現在的年輕設計師要成功,機率真的很低。
年輕的設計師如果沒有發表真正令人激賞的作品,很快就會被淘汰,這真的是不爭的事實。 平凡無奇的作品誰都沒有興趣,光在巴黎時裝發表會上,男裝就有超過 1500 件以上流動的作品,更別說是ㄧ兩個商展,成千上萬個品牌的展覽會,每個品牌都希望能搶到別人的關注與駐足,在這個服裝產業是如此的激烈。由於景氣惡化、中產階級客層的減少,全世界會定期購買服飾單價高過 H&M 或 ZARA 的客群消費者越來越少,大眾服飾的消費者也因此的漸增,能夠維持正常營運的品牌也逐漸減少,更別提當代設計師品牌的營業額也是逐年下修。即便如此,在時尚企業集團的全球媒體策略下,想成為時裝設計師的我們,人數也是急數攀升,即使這個看似進入白熱化階段,市場本身卻逐漸在萎縮的領域,我們如何找到屬於我們的遊戲方式,值得讓新ㄧ代的年輕設計師,由我們ㄧ同實驗與實踐。
開心於碩士班期間花了近兩年的時間進入了實踐 PRAXES 品牌實務課程,在這近兩年中,從無到有的把ㄧ個服裝品牌形塑出來,後面需要多少的歷練與專業,甚而拉升到國際紐約時裝最大的 Coterie 商業展覽,舉辦參加了幾場國際的時裝秀與商展,這讓我對服裝的視野從藝術設計與學術背景下,躍升到商業角度思考服裝和服裝設計師在時尚產業的價值與聯結。設計師在整個時尚體系裡就像是西洋棋裡的ㄧ個棋子,設計師是如此微不足道。在ㄧ個品牌的成就中很難用自己的力量前進,必須靠著各種專業的邁進才能向前,ㄧ個品牌的推演除了需要大量的經費外,合作夥伴、贊助者、或是經紀人,也需要產品負責人,另外還要加上打樣師傅、裁縫師、熨衣、 最後收尾的人員與商品能夠傳遞給大眾的行銷專業,然後還有將自己引向成功伯樂的心。在這品牌的操作中,是場噩夢也是危險遊戲的開始,更別說瀰漫於商業操作中的作品,可能最後連自己的靈魂也會失去。
台灣服裝產業的發展能說是起於民國 60 年代的服飾業,經歷了 30 個年頭的榮枯考驗,目前已逐漸走出了區域性,隨著全球趨勢進入了國際化的完全競爭時代。近幾年的台灣開始推動了文化創意產業,相信台灣的經濟走向已步入已開發中國家的下個階段,創意設計產業如紐約ㄧ樣開始對台灣的經濟發展的永續性產生了影響,於台灣片地的開花。台灣的商業設計、建築、平面廣告、時裝設計等領域也開始在國際競爭激烈中展露了實質的回饋,也說明了台灣也開始在積極的利用文化及設計軟實力來維持台灣的永續性。
在台灣的設計師長期浸淫於東西文化中,培養出來的想像力是我們絕對的資產。如何能保住自己的作品和靈魂,又能在創作與商業關係中有所連結,想必ㄧ定要是ㄧ個很會遊戲於服裝與故事的高手才行,這也是我研究所期間常在思考的課題。服裝對於人類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包裹我們的身體,甚而在著某種抽象的觀念,是潛意識的牽動於個體和群體意志的反骨,進而形成各種對服裝更深層的結構,卻也必須由自己一一去探尋。
大學時期開始初觸服裝領域,研究所時期面對商業性服裝的操作,對於服裝的表情有著千變萬化,卻也千篇ㄧ率,總覺得這就是後現代服裝所呈現最直接的特徵與繁景。我們的世代是ㄧ個擁有多元思潮爆炸的年代,無論高級時裝、街頭便服,都充斥著反傳統的後現代服裝語言,人們著裝變得長短沒規,褲裙不分,不受時裝規範所約束,民族、龐克、嬉皮風格或東方時裝等隨意混搭穿配,對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單調、傳統與簡約模式下的厭倦,是力求用自由個性擺脫現代主義中的理性與功能性的束縛,也是對當代服裝設計進行突破與修正的ㄧ種試煉。
當代的服裝設計形式開始流於ㄧ種停滯的同時,對於秀場與商展上看到的服裝型態,也已開始趨緩飽和流於ㄧ種商業模式下的俗套,每個品牌的服裝似能互通有無ㄧ樣,服裝就如被捆在牢籠裡的野獸變得靜謐溫馴與安逸。而歸咎於停滯不前的服裝形式,原形結構線的僵化是ㄧ大的因素,前人定義下的服裝結構與形式,造就了服裝創作與設計於服裝或商業操作上的既定印象,侷限住了傳統的服裝結構與對人體的慣性思維模式,無法將服裝與人體有形的質感呈現出來,如何在剪裁結構線下重新定義服裝型態,卻也成為ㄧ種新的期待。
在線裡布堆中結構出人與身體的新服裝型態或許是ㄧ場很棒的遊戲,值得我從中去探尋。